井冈山大学论坛|井冈杂谈

 找回密码
 注册[30秒完成]
搜索
查看: 79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分享] 12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第五章幼儿心理发展(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14 17:1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心理学考研大纲解析第五章幼儿心理发展(4)



五、幼儿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一)幼儿道德认知发展
道德发展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幼儿期是为道德发展打基础的时期。幼儿道德发展的一般特点是:①幼儿更多地依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的动机作出道德判断;②幼儿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③幼儿已具有初步的道德规范的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不同场合以调节自己的行为,但是,这些知识是具体的、形象的,其个体内部各种知识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④幼儿的道德行为主要是受外部的、成人规定的标准控制的。幼儿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幼儿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与社会道德规范的认识,是幼儿不断将行为准则与规范内化的过程。下面谈谈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
皮亚杰运用临床谈话法系统地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问题。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他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
在前道德判断阶段,年幼的儿童对引起事情的原因没有清楚的认识,只有朦胧的了解,他们的行为直接受行为的结果所支配。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的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儿童认为规则、规范是由权威人士制定的,永久存在的,并且是不可改变的,要严格地遵守它。他们不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协商来制定或改变,判断行为的好坏完全是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幼儿的道德认知发展正处于这一阶段。幼儿的道德判断是受自身291,的价值标准支配的,因而具有从他性扣情境性特点。
自律道德或道德相对论阶段的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受他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儿童认识到人们对道德规则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规则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它是社会上大家同意而制定出来的o
(二)幼儿社会性行为发展
1.侵犯行为
侵犯行为也叫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的行为,包括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工具性侵犯指向渴望得到的东西(如财物或权力),以伤害他人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敌意性侵犯以人为定向,旨在伤害他人。
(1)侵犯行为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生来就具有的死亡本能使人追求生命的终止,从事各种暴力和破坏性活动,它是敌意的、攻击性冲动产生的根源。
生态学理论认为,人有基本的侵犯本能。侵犯本能是进化的产物。但是,人和动物不同,人的侵犯倾向受到社会经验的影响,儿童会内化成人的社会规范,控制自己的侵犯本能。
新行为主义者认为,侵犯行为是挫折的结果,因为攻击可以减轻挫折的痛苦。被攻击者发出的痛苦信号成为二级强化物。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行为是通过直接强化或观察学习习得的。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认知在侵犯行为中起重要作用。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对挫折、生气或明显的挑衅的反应并不过多依赖于实际呈现的社会线索,而是取决于他怎样加工和解释这一信息。由于儿童过去的经验和信息jh~-r技能不同,因而在侵犯行为上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2)侵犯行为的发展
12。24个月的儿童的侵犯行为不指向任何特殊的人,儿童2岁左右有了占有感,常常因为玩具被抢或抢不到而哭泣。为一特殊目的指向特殊的人的真正的侵犯行为出现在4岁左右。3—6岁幼儿的侵犯行为随年龄而增长。身体攻击在四岁时达到顶点。随年龄的增长,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逐渐增多,而且,以争夺玩具为主进行的攻击转向人身攻击。
攻击性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特性,并且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不仅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还有更多的言语侵犯。
(3)影响侵犯行为的社会因素
儿童的侵犯行为倾向部分取决于他所生活的文化或亚文化的鼓励和宽容。同一文化或亚文化中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来自儿童的家庭环境。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攻击行为也有影响。
总之,个体的侵犯行为是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侵犯行为的控制方法有:①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励和关注;②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③移情训练;④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等。
2.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也叫向社会行为、利他行为,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亲社会行为分为自主的利他行为和规范的利他行为。自主的利他行为是指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出于对他人的关心。规范的利他行为是指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是期待个人报偿或避免批评。
(1)亲社会行为理论
社会生物学观点是用“族内适宜性”来解释利他行为的进化的。为了种族的生存繁衍,需要牺牲个体来换取“族内适宜性”。坎贝尔(Campbell,1965)提出,亲社会行为部分来自遗传。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良好的亲子关系,其中认同起着重要作用。当利他原则内化并成为理想自我的一部分时,儿童将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以避免由于未提供帮助而带来的良心惩罚(内疚、羞愧和自责)。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亲社会行为都是社会学习和强化的结果。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随着儿童智力的发展,他们获得了重要的认知技能,这将影响他们对亲社会问题的推  理和行为的动机。
(2)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一般认为,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6~12岁增长显著。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其中的原因可能与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增长、社会责任感以及提供亲社会行为的能力和知识的增加有关。
常用的亲社会行为的训练手段有:对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训l练、行为强化训练和自我概念训练、榜样示范等。


源自博仁教育:borenedu.cn  心理学考研网: xinlixuekaoya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30秒完成]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电话:0898-66661599    站长联系QQ:7123767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jtche.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井冈山大学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GMT+8, 2024-4-27 19:31 , Processed in 0.0404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校园招聘信息---重庆爱这代科技有限公司

© 2001-2020 井冈山大学论坛校园招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